杨振宁先生作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对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不仅做出了杰出的学术贡献,也激励了无数后人追求科学真理。我第一次见到杨先生是在1992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庆祝杨先生70岁生日举办了“非线性科学与理论物理学术讲座”。我本科毕业按时毕业,所以早上就到了地方,正好坐在我妻子后面。当时还没有PPT。我看到前辈们手里拿着胶片,边写边讲,解释着他们熟记在心的复杂原理。还有杨先生在会上说的一句话:对于年轻人来说,听这样的报告不一定会立竿见影,但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你会发现你以前听到的将会影响你的生活。几年后,我才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分量。 2001年,我开始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立实验室,进行光量子信息的研究。 2004年,我们国内团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五光子纠缠,使我国的实验信息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杨先生对这个结果很感兴趣,我得以面对面地交谈了一上午。最后,老公邀请我去他家做客,在谈话中,我非常感受到老公虽然已经年事已高,但头脑依然很清晰,对定量信息等新兴领域充满了童真的好奇心和热情。这或许是他成为物理学大师的主要原因。杨总充分肯定了我们的研究,并表示有意义y:“激光有着无限的未来。”离开后,杨先生送给我《杨振宁文集》,并鼓励我尽快回国。 2008年,我在国外积累了足够的超冷原子技术经验,全职回到中国科大工作。 2009年,杨先生在接受《知识传播评论》采访时表示:“这个新领域被称为‘冷原子’研究,现在它是最热门的领域之一……这个领域还在快速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可以说理论走在前面,但现在实验正在引领潮流……”杨先生的远见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随着我们在原子量子信息的光冷研究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先生不仅持续关注。对我来说,这不仅是学术上的验证,更是精神上的支撑。这种信任和希望一直是我不断前进的深层动力。他的人生堪称典范科学探索和精神遗产的灯塔。他的名字早已超越个人,成为科学进步和文化自信的象征。他传授的智慧和勇气始终激励着我们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创新、做出不平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