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共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家发展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是新时代以来党中央制定的第三个五年规划建议,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建议。 “十五五”框架的制定和实施,是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分阶段、分步骤实现既定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优势主义。共和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制定和实施五年计划的历史。这也是一部党的认识不断深化、战略不断成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践不断丰富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讲,读懂了五年规划(计划),就会读懂人民党对国家治理的领导,也就读懂了中国现代化建设方式的不断进步和拓展。继全国两会关键词、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关键词、“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百年”、“小同大义”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关键词等系列栏目后,自2025年10月起,该报将与上海市政府中的社会科学联合会和上海市的力量中的联合会是联合会的联合会,联合会的联合会是联合会的联合会。上海政治学学会推出“30字读懂五年规划”栏目,推出30篇理论维护文章,以“十四五”规划(规划)为主线,结合“十五五”规划建议相关内容进行系统分类解读。今天的关键词是:科教兴国战略。 2025年10月31日23时44分,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被发现并发射升空。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太空。重新确定的轨道。航天员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视觉中国图片【本文摘要】科教强国战略是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提出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 1996年,科教兴国战略被列入“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科技和教育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科学技术水平科学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人才是提高国家科技实力的主要资源。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把现代化建设摆在核心位置。邓小平明确传达了“科学技术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了全面部署和落实这一决定,同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会议。泽民阐释了科教强国战略的内涵:“科教强国是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技术和教育强国的思想,提高国家的科技文化素质,改变经济建设走依靠科技发展的轨道。科技发展和劳动力素质提高,加快实现国家富强和富强。 “也是在当年9月,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科教兴国提出,我国于1997年组织实施了“国家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然后根据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主要成果 研发投入占G比重位居世界前列 科技自力更生、人才引领为新生产力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提供新动能。